深州酥糖始于清文宗咸丰元年(1851年),距今已有157年的历史了,
创始人为深州市王家井镇大徐家村的支贵智(1891—1953),由其子支恒良(1911—1986)发扬光大。深州酥糖以花生、芝麻、白糖为主要原料,层次分明,纹理清晰,香甜酥脆,宛若工艺品般精致纤巧。一封红纸商标,一张草纸小包装,保持着传统的点心风格。2006年,第四代传人支杰、支哲将自家的酥糖作坊正式注册为“支恒良酥糖庄”,其产品也有了新的包装。
深州酥糖:藏在层层之中的甜
提起衡水深州,人们想到的往往只有蜜桃,可能根本不知道在这里还有酥糖,更不知道深州酥糖的历史有近二百年。
究其缘由,可能是因为酥糖是以家庭作坊为主的经营方式。
缺少了名气,想要生存,就要靠品质。
酥糖就是这么做的。
从黑灰色到黄灿灿
在深州酥糖中,“支恒良”可以说是一枝独大的品牌。
支恒良酥糖位于深州王家井镇大徐村,一入大徐村,绕过一段土路,就看到了挂在院墙上“支恒良酥糖”的牌子。
走到里面,见到的是典型的农家小院,整体通透明亮,但有两间小房的玻璃被黑纸蒙住了。62岁的支欣来推开偏房的门,一股酥糖香味蹿出来。若不是闻到香味,又看到被摆放整齐的酥糖,完全看不出这院里藏着一个家庭作坊。
除了听别人说深州做酥糖工艺起源于清咸丰时期,支欣来记忆中有关酥糖的历史,和自己的家史紧密相连。
支欣来的爷爷支贵智(1891-1953),改良了上辈人的制糖工艺。把酥糖由原来的“黑灰色、层次少”,改成了如今“黄色、罗纹细密”。将此技艺传给了支恒良。
父亲支恒良(1911-1986)曾在北平的果子市,挑着扁担卖过13年的酥糖。后因很多商铺关门,生意受到影响,41岁时回到深州老家,继续做糖。
支家酥糖开始有名望,正是从支恒良开始的。
“他之前就只做芝麻的,味正,口有余香。”支欣来说。在父亲的影响下,支欣来拿出了全部积蓄85块钱,花60块买了花生、花8块买了白砂糖,做了20斤酥糖。“当年就因为这酥糖香,在集上两个小时就卖完了,挣了十多块钱。”支欣来回忆说。当时正迷着开拖拉机的支欣来,也从此改行做起了酥糖。
芝麻的制作需三个小时
但想知道这酥糖是如何制作的,必须通过偏房进入里面的两间小房。
刚想往屋里走,支欣来笑着拦住了,“从我爷爷到我父亲(支恒良),都不准外人进里屋。”支欣来也说不出爷爷和父亲立下这个规矩的具体原因,猜测着是怕手艺外传,断了自家的生路。
虽然不让“参观”,但酥糖简单的配料——花生、白芝麻和白砂糖,以及院外的粉碎机和滚筒成了打开话匣子的线索。
花生和白芝麻必须是最新的,白砂糖一定是甘蔗糖,不能选甜菜糖,且产地尽量选广西、广东的。花生需要炒熟,去皮,而芝麻则要复杂一些——“用水泡透,使颗粒饱满,才方便去皮。把湿着的芝麻放到滚筒中用小火炒,待芝麻发黄,第一层皮儿就掉了。再用吹风机,把剩下的细皮吹走。”
简单的几句解释,需要耗费支欣来近三个小时的工夫。
去皮后的花生和芝麻,要上粉碎机绞碎。由于含油丰富,绞碎后的花生和芝麻虽像玉米糁,但呈糊状。再按照一半一半的比例调和在一起后,酥糖的基础就算打好了。
白砂糖藏着做酥糖的关键
白砂糖看上去是比花生和芝麻更简单的原料,却藏着酥糖好吃与否的关键。
选糖,要选颗粒大的。是否有劲儿,只有下了锅才能看出来。
向白糖内加入水,搅拌,使糖融化。倒入锅中,大火烧开,再转小火慢慢煮。如何使糖不糊,还能把水尽量多挥发,如何能保证不粘口、不粘牙——火小了,糖过粘;火大了,糖发苦,最重要的就是掌握火候。这也是支恒良酥糖名声在外的秘诀。
把熬好的糖,和配比好的芝麻糊、花生糊融在一起,像和面一样开始揉捏——只有到了这时,才能看出糖的好坏。
“好糖出丝,而且不断。和花生、芝麻在一起,一抻一扯一叠,就是一层。”支欣来解释。
油使得糖、花生、芝麻彼此虽然在一起,但彼此不融合,揉出来的“面”,切开一刀就能看出三层分布均匀。
另外,时间的掌握也是制作难度之一。
从白砂糖呈液态到凝固,不到十分钟。制作人必须要在这十分钟内,把三者揉搓成大块,还要像揪面剂儿一样,分成小块,拉长,再扭曲成型。
只有把这些步骤都做好,才能保证糖、花生、芝麻都是酥的。
揉的过程很费力。如今,支欣来只能打打下手,靠两个儿子来揉。
成型的酥糖,每块在半两左右,没有严格的规定。做好后的酥糖,需要放一时半刻再吃,味道最佳。
糖盒子一揭开,香味飘得满屋都是。小心地捏起来一块,酥得掉渣,填到嘴里,咬上一口,味道香甜,不油腻,不粘口,不塞牙。
在支欣来看来,卖酥糖是祖上留下的学问,也是绝不能砸的硬牌子。尽管家庭作坊式的生产,影响了产量,也减少了收入,但他依旧固执地坚持着。